文章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3年第6期
尤 洋1,2
(1.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9;2.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太原030006)
摘要: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合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从认识论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关注了这些问题并对集体合作的认识论研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文章指出维基百科与科学的四种认识文化差异,认为维基百科知识可以被视为一种认识论研究中的集体陈词,这种集体陈词具有较强的可辩护性,维基百科并不能取代专家作用,但是却能够生成一种认识平均主义模型从而打破知识特权实现知识权利的转移和流动。
关键词:认识论;集体合作;维基百科;集体陈词;专家作用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062(2013)06-0017-04
长久以来,主流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个体存在,然而最近有关集体合作的认识论关注开始频繁出现在哲学之中,特别表现在集体合作对知识生产与分配的认识论研究领域中。集体合作的认识论产生跟社会领域中普遍进行的科学合作活动相关。这种活动,无论是人文科学所进行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外部批判,还是自然科学本身各个方面进行的内部研究,其核心都对传统的个体认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导致认识论领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人类的认识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社会调查系统和知识分配体系,以集体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调查不仅可能,而且成为必要,合作研究就成为当代科学活动的主流方式;另一方面,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就为人们大规模的合作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合作可能,信息技术的革命不仅引发了当代社会的知识大爆炸,更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带来了全新的思维特征和启迪。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来源提供方,以维基百科(Wikipedia)为代表的网络合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相比,前者无疑具有更多的新的认识特性,并从认识论上向人们予以发问:鉴于维基百科的形成建立在普通人而非专家的努力之上,那么如何看待这种大规模合作生产和分配的信息与知识?如何理解这类知识的可辩护性?是否人们可以像传统知识那样可信赖地接受它们?所有这些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拷问,并需要从认识论的角度予以理性解读。即,人们需要意识到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来源于局部或小范围的知识传递,其辩护方式集中于对专家或权威的信赖,而新的获取方式则将局部科学实践层面下的合作扩展至整个科学之中,对其的辩护也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复杂特征,而这些特征对于当代认识论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维基百科的认识特征
2001年正式上线的维基百科,是一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计划。其英文名字是由Wiki(可供协作的网站类型)与Encyclopedia(百科全书)所构成,意为互联网中装载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目前,维基百科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站,在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挑战了人们的认识思维观念。与以往任何一种知识来源不同的是,维基百科中信息不是由专家或者认识权威提供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以匿名的方式进行编撰。既不需要作者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也不需要接受专业训练,而且条目从编撰完成到发布上线只需几分钟。很显然,维基百科所具有独特的认识特征是此前所有获取知识的方式所不具备的。
其一,开放性。访客不需要具有特殊的资格就能作出贡献,他们只需要书写关于既有知识的条目文章,这就意味着无论任何年龄、来自何种文化或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撰写。其二,迅捷性。维基百科条目的创建和更新速度远超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百科全书,有时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被创建或更新,而传统的百科全书可能需要等待数月或数年来更新这些信息。其三,匿名性。任何人都可以对维基百科中的条目进行编撰,而无需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
目前,维基百科已经拥有了超过250万的英文注解以及超过1000万的总计200种语言的文章注解。根据互联网信息公司Alexa排名,在最流行的网址排名中,维基排在第8名,在网站流量排名中,维基排在第6名。维基百科因其广泛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激发了无数人的热情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天有数十万的访客做出数十万次的编辑,并建立数千篇新条目以让维基百科的内容变得更完整。
二 维基百科与科学的认识文化差异
很显然无论是否接受或喜欢它,维基百科已经获得了事实上的巨大成功,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地和提供者,并从认识论上对传统的知识生成和辩护方式提出了挑战。维基百科的成功离不开其自身的独特认识文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知识生产的集体合作。合作是维基百科的根本特性,正是在无数匿名志愿者的合作下,维基百科得以诞生并发展至今,正是无数人对维基网络中的词条进行了集体性的编撰才产生了众多的维基知识,因此对维基百科的认识论分析必须首先对它的认识文化进行分析,特别是与同样采取合作形式的科学相对比。毕竟,科学知识同样也来源于科学家的合作,科学知识同样是一种集体性的知识,而合作也已成为当代科学的通常表现方式。具体来看,二者至少在认识文化上存在着四种差异[1]:
其一,维基与科学具有不同的认识产物。当代科学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标志就在于它能够带给人们有关未知世界的知识,处理的是人们尚不能给出答案的未知领域,面对的是使人们感到困惑的世界的本质问题,也因此科学的进步往往推动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带来了更多有关世界是什么的回答。从这一视域来看,科学家通常处于知识生产的前沿地带,他们处理的问题就是那些尚未得到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所得到的产物就是从无到有的认识。与科学相反,维基百科的认识产物是已有的旧知识而非新知识,它并不关注那些学科前沿和未知领域,特别是那些尚未得到普遍认同的学术问题。它关注的是那些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的和解决的问题和信息,并试图回避那些有争议的前沿性知识,因此新的发现和突破基本不可能出现在维基百科上加以宣布。
其二,维基与科学具有不同的参与者。科学活动的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专家,他们需要符合严格的学术背景、拥有较大的学术声望、注重个人的职业声誉。当代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中,科学家团队往往是由类似这样的个体学者所构成,科学团队的研究报告往往需要经受同一领域的其他团队近乎苛刻的检查和认同,事实上能够判别他们工作价值的也只能是这样的科学家团体。与此相反,维基百科中的知识却完全由大众所创造,尽管无法排除专家们可能编撰了其中的若干词条,但是必须意识到在维基百科中编撰者是不需要任何职业名望的,因为匿名的特性决定了这里不存在决定知识生产的相应权威,更不会因为恶作剧或者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名誉遗失或失去再次编撰的资格。
其三,维基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生产过程。科学通常建立在对过去成就的公开记录,无数接受过严格训练的科学家通过相类似的方式,在他们所承认的出版刊物上公布他们的观点与发现。科学研究者乃至科学共同体都在自我规范,严格的训练就决定了只有少数人可以决定他人发现的学术价值。因此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是封闭的,其内在地嵌入了学术规范。与科学相反,维基百科则对每一个参与者保持了开放性,其词条可以被任何人所修改。参与者并不需要专业化的资质就可以对此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各个年龄、各个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撰写维基的文章。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维基百科实现了知识生产渴望达到的知识民主化,打破了科学家的技术统治,并在精英知识观与大众知识观的选择上实现了一种新的知识标准。
第四,维基与科学具有不同的知识公布方式。科学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的行为会受到特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最终促成科学共同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它的知识公布方式是发表(publish)。在科学的认识文化中,崇尚最初发现和发表,这样的动力能够并且已经“转变为一种发表的渴望,并加重了这样的趋势,将纯粹的发表物的数量演化为科学成就或学术成就的一种仪式性衡量”[2]。同时科学学术的发表具有一整套规范的格式和体系,受到同行与编辑的严格审视,因此就保证了在具有发表优先性的同时保证了学术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与之相对比,维基则崇尚发布(Post)的认识文化,尽管其词条编撰也存在着优先发布,但是基于维基的可修改性,特别是开放与匿名的特点,维基文章的发表具有较少的要求和限制,它的文章真实性更多地依靠使用者的监督。同时由于词条编撰者的专业能力差异,维基文章不可避免地具有缺陷,也因此专业期刊文章中并不适合出现维基百科的引用文献。
三 维基百科的认识论分析
维基百科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它的信息范围涵盖了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领域,也因为它的知识生产者区别于传统的具有名望与认识权威的专家,甚至可能只是一些新手或者非专业人士。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如何理解维基百科的认识论意义?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形式与机制?很显然,维基百科给传统的认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人们需要透过技术视角对维基百科在认识论层面上加以考察,审视维基百科所引发的认识观念的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权利的深度思考。
事实上,人们借助维基百科编撰的条目可以被视为一种认识论研究中的集体陈词(GroupTestimo-ny)。此前的陈词研究更多地局限在个体陈词的层面上,将个体陈词视为一种告知性的行为,比如“陈词就是一般的讲述,对此既不需要在主体事物加以限制,同样也不要在说话者的认识联系上加以限制”[3],比如“S通过一种交流行为a作出了陈词p,当且仅当a的交流内容(1)S有理由地试图传递p的信息(2)a可以合理地被认为是一种p信息的传递”[4]。这里的认识主体全都是作为认识个体的行动者S,也因此陈词往往被局限于单一的听者或说者中。但是,就维基百科的认识特性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种集体性的告知行为,也因此当前突出的问题并非是否维基百科陈述可以被理解为陈词,而是这些陈述是谁的陈词,是什么样的陈词。
事实上,维基百科信息不仅应被理解为陈词,而且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合作性的陈词、一种集体性的陈词。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维基百科中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种合作性的产物,它们经过了不同编撰者的修改和争论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与传统的个体陈词相比,它的可靠性同样可以得到辩护,至少是一定程度上的辩护,至少是对那些成熟的历时长久的维基百科信息的辩护。当然,维基百科信息的可靠性更多地来源于机制和技术。前者更多地在一种无形之手来调控,即任何错误的信息都可以被后来者所纠正,后者则借助了更方便快捷的编撰程序实现了维基百科信息的可信赖性。尽管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正确的,但同样并非所有的个体陈词都是可靠和可辩护的。具体来看,维基百科作为一种陈词它的辩护性体现在:其一,与集体信念的非累积性解释相类似,集体陈词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独立于个体陈词之外的。当然,这种辩护成立的前提就在于维基百科可以作为一个认识集体存在并具有相同的认识目标。我们知道,维基百科包括了文章的撰写人、修改者以及数千名检查文章是否遵从维基百科规则的管理员。因此,当一个人在维基百科上发表了文章之后,很明显他知道这些规则并打算遵守,这表明作为一个集体维基百科所有参与者都具有相同的认识规范,因而它具有相同的认识目标这一点是明确的,即提供中立的、平衡的、可证实的和远离争议的知识。这样维基百科事实上是一个有结构的集体,它的成员具有意向性的联系,具有相同的认识目标和信念。其二,从陈词研究的反还原论的角度来看,维基百科中那些成熟的文章事实上是可辩护的。反还原论主张如果一个听者没有明显的理由来怀疑说者的可信赖或真诚,那么这种陈词信念就是可辩护的。事实上,日常话语中大量的会话语境下的应用都是这种反还原论的体现,比如“我看了看表说现在是下午三点,通常你会相信我的陈词,只要你没有特别的怀疑”。同样在没有特别怀疑的情况下,维基百科的使用者往往会认同那些成熟的、历时长久的成熟文章,并对此给予信念上的可辩护。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维基百科文章都是可辩护的,一方面维基百科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信息发布并非绝对的严谨和可信,另一方面合理的文章也可能被人恶意的篡改。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将维基百科视为一个巨大的知识或信息的来源地,将大部分的成熟文章视为可靠的和可辩护的,这样维基百科在认识论上被视为一种集体性陈词就是确定无疑的,而这样的陈词就是一种集体合作的认识论研究的产物。
结束语
维基百科的成功产生出一个新的问题:“既然维基百科的成功建立在无数的普通贡献者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专家的特殊作用之上,那么是否在维基之后我们就不需要专家意见或专家知识呢?是否我们不再需要赋予专家以特殊的认识论地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以维基为代表的网络免费资源与日俱增的可靠性并不意味着专家失去了他的地位或作用。维基信息确实挑战了专家意见,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变得无关紧要。但是,专家或专家意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职业作用上,很多时候它们体现出了认识的领导作用。其次,必须认识到维基信息只是客观上方便了人们的自我教育、自我诊断甚至自我建议,而不是真正地摆脱或抛弃了专家或专家意见。最后,专家以及专家的意见对于经验生活的重要性,并不能为维基所代替。例如,记者并不会去咨询维基而是去采访并引证某位专家,学者需要引证学术出版物而不是维基。但是决不能由此忽视或否认维基百科的认识论意义,这一点尤其需要哲学家特别是认识论者深入思考。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互联网知识库引发和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平均主义模型,这种模型借助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的专家作用,体现的是较少的精英主义和更多的知识平均主义。维基以及类似网站确实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知识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专家的作用确实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与之前所有认识传统所不同的是,认识平均主义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指导思想,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真正地构建了知识民主化,从而打破了知识特权,实现了知识权利的转移和流动。由此,有关开放性、匿名性与平均主义的关系就成为一种更为复杂和值得探讨的话题,但无论如何,当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应用导致的技术突破和变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模式,新时代下的认识论研究也需要更多地关注技术突破所产生的变化与意义,而这就是维基百科赋予认识论研究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Wray B. The Epistemic Cultures of Science and Wikipedia [J]. Episteme(6), 2009:39-40.
[2] Merton R.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316.
[3] Elizabeth F. Telling and Trusting: Reductionism and Anti- reductionism in the Epistemology of Testimony [J]. Mind, 1995(104):396-397.
[4] Lacky J. The Nature of Testimony [J].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6(87):193.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