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外国哲学与逻辑学教研室举办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5-10-22 浏览次数:

 

1017日至18日,外国哲学与逻辑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几名来自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社科院的青年老师召开学术会议,就当代外国哲学中的认知哲学、分析哲学及其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公司经理薛勇民教授到会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体现了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这次会议是外国哲学和逻辑学专业的老师们就团队今后研究的共同论题进行确定的学术交流会;其次,本次会议是学院和省内部分青年教师就当前认知哲学话题进行的信息交流会;第三,本次会议是外国哲学全体师生就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情感交流会。魏屹东教授作了主题发言,阐述了认知哲学是当前外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必然领域,它将在现有的认知生理科学的成果帮助下,给外国哲学中长期以来探讨的心灵的认知机制以及知识的心理表征问题提供专门的回答。

 

在专题发言部分,樊岳红副教授作了“心灵模组性被反驳了吗?”的报告。概括了当前刻画心灵机制模组性的三种方法:福多(Fodor)的模组性、科拉索斯(Carruthers)大规模模组性和西格尔(Segal)“适度的模组性。指出福多在心理机制的研究上,针对心智构造提出的五个问题,由此表明了心灵模组性的九项特征。福多的结论认为,输入系统是模组性的,而中央系统则不具有模组性,因为它们不是论域特殊和信息胶封的。科拉索斯的模组性只保留有五项功能:分离性、特定域性、强制性、局域性和中央不可入性。科拉索斯首先将信息胶封区别为窄范围宽范围两种。所谓窄范围信息胶封就是福多原本主张的信息胶封的意思。所谓宽范围信息胶封是说,这种机制可以在运作时用到所有可用的外部信息,但并不是可以一次使用所有可用的外部信息。科拉索斯的结论认为,任何机制的运作不论是具备窄范围的信息胶封性,还是宽范围的信息胶封性,都是模组的。中央机制运作具有宽范围的信息胶封性,因此心智系统具有高度的模组性,这就是他所谓的大规模模组性假设。樊岳红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了该假设存在特定的问题。西格尔提出了适度的模组性,它的要点是,涉及感知和语言等输入系统是模组性的,但不排除外在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其次,涉及确定信念和实践推理的中央系统不是模组性。通过比较,她指出了这三种模组性存在着特定的共性和差异性。

 

杨小爱的报告题目是“论认知伦理学的模型建构”。她指出认知科学的高速发展与其伦理规范缺失的不协调,使认知伦理学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这种伦理学是一门以人类心智奥秘之为研究主体,以不伤害、责任、公平之为伦理基底的规范伦理学;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意义,标志着动与静、利与义的完美融合。系统建构认知伦理学的理论和现实条件也均已具备,完善理论、上帝理性、权宜道德、人类解放学等思想为它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可能,认知科学的发展、伦理学的成熟和认知伦理相关思想的萌芽为它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这已以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态势闯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武建峰在“社会认知的生成进路探究”报告中指出,生成主义(enactivism)作为一种日趋成熟和完善的研究范式,超出认知科学的范围,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认知领域中。这促使社会认知领域发生了生成转向。传统认知主义的方法论使个体主义试图从第三人称视角将一切社会-文化因素还原为个体的内在心理表征,而生成进路从根本上认为社会认知不可还原为个体内部认知机制的运行,它试图为理解社会认知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因而有必要从生成进路的基本认知原则和方法论原则出发,创造性地构建社会认知的生成理论。

 

常照强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的两个问题域”,简要地刻画了中文屋思想实验的内涵以及着眼于解决的核心问题,表明了它在认知机制刻画上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安晖的“无意识、意识、自我意识”报告,着重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意识的产生机制——涌现属性与整合信息理论。关于涌现属性方面的观点表明:脑部是功能区域化的;没有控制中心。没有意识产生的专门机构,意识是脑的一种涌现的属性,是脑涌现产生的,但这并不等于产生它的神经组织。涌现属性仅是对阶段转换后层级的描述,无法解释意识产生的过程。整合信息理论认为:意识是由系统组分间的因果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整合信息,本质上不能被简化。Φ就是一个系统的整合信息,也是该系统的意识的数量。感受质空间(Q),表示复合体内部产生整合信息的方式。第二个问题:意识的因果作用力。指出人脑有两套处理通道:意识和无意识。有意识的觉知晚于行动。第三个问题:意识体验中的自我自我产生于脑,我即我脑。脑是物理实体,适用决定论规则。第四个问题:关于意识的结构。这些问题都是当前脑科学方面的关键话题,它们对于认知问题的表述来说至关重要。

 

袁蓥的“论功能化的延展认知”,提出了认知的延展状态,这对丰富认知的内容、把握认知的形式以及理解认知状态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李健做了题为“模态逻辑视角下的模型检测理论”的发言,指出现代逻辑分为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经典逻辑一般都满足二值原则和外延原则,这就使得它对词项间的内涵关系根本就没有处理能力。非经典逻辑中的模态逻辑的特点就是将词项间的内涵关系作了外延化处理,并以模态词的方式呈现出来。自20世纪70年代末,框架不完全性结果的发现和理论计算科学对模态语言的使用是模态逻辑发展的两大动力,那么这两件事都跟时间逻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就突显了时间逻辑在70年代以来的现代逻辑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时间逻辑完成了在模型检测中从理论到应用的一次转变。时间逻辑正是为适应模型检测的需求被工艺化的一个实例。这种工艺化不仅使模态理论开始具有了向众多领域渗透和应用的态势,令模态逻辑在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工艺化的结果也会反过来使我们对模态逻辑中计算模型的精细结构有更多的认识。

 

刘伟伟作了“人工智能的语义学基础”这一发言,通过对当前语义学研究的特征与趋势的概括,指出语义学已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语义难题的解答对于完善和发展人工智能的核心环节会发挥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董佳蓉就这些发言中所涉及到的“人工智能”这一部分的某些话题内容进行了发言,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观点。

 

薛平在发言中强调了“无头鸡”这个科学上的实验案例,表明了在当前认知方面新涌现出来的挑战性问题。这些发言给会议的交流带来了非常新颖的内容。

 

陈素艳所作的“归因推理与偏好”发言,先阐述了归因的理论内涵,区分出归因的逻辑学定义、心理学定义,并就归因推理研究的历史进行了说明。梳理了归因推理的几种逻辑研究方法,如归因方差分析模型、概率法、权重法等。最后,分析了影响归因推理的偏好,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归因偏好的新方法。

 

陈敬坤的“认知二维语义学的逻辑基础和困境”报告,强调二维语义学的兴起与二维模态逻辑的发展关系密切,它最初只适用于语境敏感的表达式,但亨伯斯通等人对二维模态逻辑的贡献为二维语义学的扩展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推动了认知二维语义学的产生。然而,认知二维语义学对第一维的认知界定给予了强烈的抵制。同时,用认知术语来界定模态概念又会导致嵌套问题的产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坚持认知二维语义观点的人,就得重新建立关系必然性和先天性的逻辑系统以及语义解释,而这对于任何理论家来说都显得过于宏大。

 

王航赞就西方哲学中的分析哲学在意义阐述上的“理解的意义理论”这一当前趋向,阐述了认知哲学在意义这一可能的知识论上所倡导的研究主题。在这方面,他向大家提供了在西方哲学中新近出现的“证据理论语义学”这一观念,指出它对认知哲学的发展及其难题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还提供了“寻求最佳说明的推理”这个话题,指出它也是目前有关于切入认知机制表述的有效方法,将在认知哲学的观点辩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博士生周振华作了“基于情感的思维何以可能”的发言,论证了情感是能够刺激思维的,可以在情感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思维内容。发言还通过当前的智能机器人发展,阐明了这方面的动态性进展。

 

博士生张绣蕊作了“对话自我理论对认知空间研究的启示”的发言,阐述了心理学上的“对话自我理论”,认为它是理解“认知空间”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会对认知空间的确定、分析方面的研究产生良好的启示性。

 

博士生杜亚君的发言题目为“范畴化认知”,把范畴看成是影响认知状态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范畴将给认知的内容和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对争议的解决发生影响。范畴化将使得认知的过程具有良好的描述可能。

 

硕士生武锐作了“现象概念策略与反物理主义论证”的发言,阐述了现象概念策略的内涵、最新进展以及应对三种反物理主义论证的可能

 

最后,王航赞就会议作了总结。他强调,报告者的发言就认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参会者也就报告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可以说,达到了深入交流的目的,形成了一些共识,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大家尤其要重视这些争议,因为对于报告者,这是一种思考深度上的促进;对于听者,这是一种知识上的扩充和启示。不管大家探讨的问题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客观地讲,都是在做哲学的思考和问题研究。希望这样的学术论坛以后要常态化,请各位认真捕捉信息,收集材料,加快研究投入,做好“西方哲学之:分析哲学论坛”、“西方哲学之:逻辑哲学论坛”、“西方哲学之:科学哲学论坛”、“西方哲学之:人文哲学论坛”几个主题的论坛筹备工作,推进学院外国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和发展。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团学工作|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