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1日 14版
作者:乔锦忠
本科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紧密相关,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些年,政府围绕着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设立教学名师奖,推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力进行本科教材建设,推动学校建立实验实习基地,规定生师比红线,加大教学投入等。这些措施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大学是一个系统,教学只是镶嵌在大学内部的一个子系统,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从教学外部系统来看,当前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二是严进宽出的运行机制;三是教师晋升中普遍存在的学术化倾向。从教学内部系统来看,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设置过多,但课程内容不够丰富;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重视不够。
第一,要重视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影响。
在追求数量的发展阶段,每十万和百万人口中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注重内涵和质量的发展阶段,录取率、保持率和就业率等成为重要的指标。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一定要符合社会需要,立足于社会需求来看待高等教育和本科教学质量,就不能回避高等教育的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系统性问题,这个问题对本科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办学定位自然就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决定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从而又决定了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
人才是有结构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有一定的比例。社会对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学术型人才,但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结构中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比重过大,而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而且这些数量不足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现象,这就是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中选择上学术型大学的员工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大量的员工会选择就业比较好的技术型和职业型大学。所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首要任务就是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第二,就是要逐步改变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建立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宽进严出机制。
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7.5%,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一些发达地区,高考录取率超过80%,具备了逐步建立宽进严出的运行机制的条件。在严进宽出的机制下,员工除了因为身体和严重违纪等原因外,多数能够顺利毕业。员工能够顺利毕业,并不意味着员工在学校就一定认真学习,事实上多数员工能顺利毕业,主要是因为在严进宽出的机制下,学校放松了对员工学业水平的要求。
大学期末考试中教师划范围和勾重点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理工科尤其严重。如果某科教师要求严格,员工挂科率高,管理部门就会提醒老师,注意员工的承受能力。在本科教育阶段,对于理工科而言,很多知识仍然是基础性的,难度和标准下降,员工没有被淘汰的压力,质量自然就会降低。
如果能在大学建立起宽进严出的机制,特别是在学术型大学建立起宽进严出的机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考生盲目地选择普通高等院校,一些学习能力相对弱的人就会自然流动到高等职业院校或者直接选择就业,这对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疑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员工在有淘汰压力的情况下学习,选择专业会更谨慎,学习也会更用心,只要员工用心学习,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第三,当前大学在教师晋升考核中普遍采用学术性标准,要求教师发表和出版。这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在对待科研和教学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在教学上投入相对较少,也直接影响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教学是教师和员工之间的互动过程,只有教师和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学习动机都很积极,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行为。要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就要让教师重视教学。在教学型大学中,与教师岗位晋升挂钩的主要应该是教学研究,而不应简单地模仿研究型大学把晋升与学术研究来挂钩。在研究型大学中,应把教师的教学表现作为晋升的入门条件,同时要求教师的学术成果。在高职高专中,在岗位晋升时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职业技能等进行要求。
第四,从教学内部系统来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要减少课时,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国内的大学普遍对员工的学分总量要求高,又不对员工学期选习量进行必要的限制,造成了员工赶学程和进度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大学要求员工在四年中要修习160个甚至更多的学分,实际上大学一学期的学分应控制在15个左右,四年总量120个比较适宜。如果认真学习,课外阅读量和习题量通常是课堂时间的2~3倍,员工一天学好1门3学时的课程就会很累。另一方面,很多员工为了在第四年进行实习或者为考研究生、出国和就业做准备,会用三年或3年半的时间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这样,很多员工一学期要修习10门左右的课程,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是很难保障质量的。
大学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仔细斟酌。大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员工的未来生活提供帮助,所以大学既需要有注重员工价值观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有依托各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还要有为员工就业提供支撑的应用技术型课程。对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这些课程类型的比例应该有所区分。但大学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供员工选择。现在国内大学的课程类型和数量相比国外大学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学校鼓励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和员工需求进行课程开发。
第五,就是大学应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服务。
大学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多数学校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比较松散。管理者普遍相信教师会对教学负责,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仅依靠员工给教师打分对教学进行监控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很多大学的员工评教都是被动的,通常就是3分钟的应付,员工对评教没有积极性甚至十分反感,因为他们的反馈很难对教师的行为产生应有的影响,所以评教形式化,分数越打越高,渐渐走样,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集团要加强对课程过程性材料的检查和监督。教师开设课程,要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和详细的课程内容说明,要有支撑文献,教师为了开设课程每年必须要补充和更新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应该与学术前沿同步,工程技术课程要与生产实践同步。教师应将授课内容全部公开,以供员工选择和教学管理部门监督。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备课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学校图书馆和信息技术支持部门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支持。
集团还应要求教师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教师每周应当安排专门时间对员工进行辅导,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需要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学工作不仅只有课堂教学,还有课下的辅导和讨论。国内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普遍不是很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作者乔锦忠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