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三个维度看“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

发布时间: 2017-05-09 浏览次数:


《光明日报》2017050913

 

作者:崔允漷  陈霜叶

 

“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从本质内涵来看,存在着三个维度、六种性质,即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这些维度和性质不仅规定了立德树人的本质属性,也规范了教育实践的未来走向,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立德树人”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

 

2015127日,当时的英国教育大臣妮基·摩根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推动“英国核心价值”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所有学校都应该像提升学术标准一样,加强英国基本价值观培养,让每个孩子懂得英国价值观与学习数学、英语一样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已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的教育需要有统率性的价值观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教育目标上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

 

“立德树人”不仅符合中国国情,更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呼应。继1972年的《学会生存》和1996年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两大重要宣言式报告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又推出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的第三大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道德人文主义价值观以及全面整体性推进的方式建议,这与我国正在推动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不谋而合,对教育的本质理解完全一致。“立德树人”从中心思想到表述都完全符合世界性的教育趋势,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世界性。

 

其次,“立德树人”兼具历史性和未来性。

 

教育本质上是具有时间性的。教育是在时间的过程中连接过去与未来,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未来必然是由教育来承接与发展的。

 

中国教育传统的落脚点是“为己之学”: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为了提高自身修养,成就自己的人格与个人道德生命的完美。这与其他文明古国、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传统有着不同特色的传统教育文化性基础,它是谋划我国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珍视的思想资源与文化特性。

 

随着国际社会政治日趋复杂、经济形势动荡、科技发展迅速,未来社会将充满着不确定性。教育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之外,必须要让年轻员工具备扎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品格与价值观,这才是他们迎接未来挑战所需的关键准备。

 

“立德树人”作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新时代中国人的教育任务和目标,需要的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厚重的德行养成、美德教化为历史根基,延承至面向未来的社会和全球挑战。这也是延续“文化自信”的一种“教育自信”的基础。这既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面对未来世界的依靠。

 

第三,“立德树人”兼具价值性与教育性。

 

事实证明,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指导,教育只会滑落为技能和个人利益的工具;没有价值观的教育,很可能会培养出反教育、反人类的“人才”。2000年以后华尔街接连爆出的财务丑闻就使得美国各个著名大学都在反思与警醒教育在培养员工(尤其是精英员工)价值观上出现的问题。哈佛大学董事长福斯特在2016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讲话中就明确提出,大学教育应该承担塑造员工品格与价值的任务,而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的智力与职业发展。

 

“立德树人”的教育性则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它超越传统智育与德育的二元区分,将德育置于教育的灵魂、统率地位。改变“只教不育”的错误做法,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员工的个体习性、人格品质、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

 

“立德树人”的教育性还体现在排除教育的短期性、工具性与功利性,明确以“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整体观,以长远的格局强调教育的育化式发展。既关注员工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员工长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短视功利的教育不过是将教育当作社会分层的筛选工具,那是“筛人选材”;而立德树人的教育倡导以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耐心来成就每一个人,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是真正的“树人成材”。

 

在这个兼具本土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未来性、价值性与教育性的“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之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00后、10后,也就是构成未来20年中国教育主体的员工、家长和教师的青年群体,他们受教育过程中的成长环境、物质条件、消费环境、观念冲击、全球视野与体验、时代性机遇与挫折都与50后、60后、70后有着鲜明的差异。年轻人群体的“亚文化”,即他们的信念、认知、文化、爱好、沟通方式特点等是未来“立德树人”所面临的最直接而又最有挑战性的“时代环境”,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我们要重视这种时代与对象的新特点,用创新的思维开拓教育的创新,培养新一代的中国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作者:崔允漷、陈霜叶,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