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三问高校科学研究:如何激发高校科研的“洪荒之力”

发布时间: 2016-10-2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6102718

 

本报记者  张烁

 

日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太空牵手,展开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其中多项科研成果来自高校。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牵头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数占获奖总数的70%左右……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重大研究能力不足,重大原始创新突破较少。下一步,如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激发高校科研的洪荒之力,成为高校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一问原始创新:

 

● 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如何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跟跑并行较多、领跑较少。采访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不无遗憾地说,我国SCI数据库科技论文数、年专利申请数位居世界前列,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创新上远远不足。

 

国家战略是鼓励创新的,但到具体部门、具体政策中,却让原始创新不时碰到一道道关卡。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马大龙举例说,每个科研项目都要求非常详细的立项依据,然而,真正原始创新的立项依据却很难找;结题都讳言失败,但这不符合原始创新规律……他建议,梳理一些具体政策,让真正的原始创新脱颖而出。

 

另外,目前,不少科研项目评审根据评审专家的名望和大学科方向来组织,为了迎合更多学者,选题容易产生热、空、大的倾向。因为热点、空泛和大一点的选题,得到理解的机会比较多。但事实上,越是前沿性的原始创新所知者越少,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难道要因为乏人能懂就被否决吗?有教师质疑。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是根本。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我国将切实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科技创新,大力提高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

 

● 怎样扭转过度国际化导致的高校强调科研人员海外学历的偏好

 

国产人才不够格,海归才有含金量。近年来,很多高校将是否具有海外学位作为人才选拔的必备条件。在教师考核中,更是将是否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作为金标准。不可否认,对国际化的重视让我国学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快速缩小,但凡事过犹不及。

 

现在有过度国际化的倾向,一些教师为了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从科研的选题、技术方法、写作、投稿等环节都以国外学术刊物审稿条件为标准。这种现象让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正堂很是担忧,这导致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不再关心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而是关心国外的学术期刊偏好。

 

针对这个问题,徐旭东指出,我国要有做原始创新的勇气,不必把西方科学界做没做作为立项的必备条件,而要把科学本身的逻辑和国家乃至人类的发展需求作为依据。

 

令人欣慰的是,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扭转评价指标过度强调教师海外学历、经历或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倾向。很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规定非常有价值和及时

 

二问科研评价:

 

● 扭转唯论文、唯头衔、唯项目,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关键在哪儿?

 

长期以来,重数量是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中的常见现象,比如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拿到多少个专利……但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往往越是重要的创新工作,周期越长。数量导向的指标、短周期的考核,直接导致高校教师行为短期化、科研创新低端化。张正堂表示。

 

其实,针对科研评价唯论文的弊病,早在2003年,科技部就要求针对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其后,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但唯论文现象并没有实质改观。有专家指出,这主要因为长期以来,将论文作为评价指标已经成为思维惯性,特别是论文牵涉很多切身利益,例如高校申请重点学科、学科排名等,高水平论文都是重要指标。另外,一些顶层设计之下缺乏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也导致了改革难。

 

日前,针对唯论文、唯头衔、唯项目,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的倾向,《指导意见》再敲警钟,要求扭转将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倾向,改变在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的做法;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对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学术贡献、理论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教师主要考察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对科研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教师科研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科研团队考核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长周期、代表性成果和分类评价的考核导向,鼓励潜心研究、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将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张正堂表示。

 

● 目前,疲于填表是高校教师的常见状态,怎样提高相关管理水平?

 

在宝贵的科研时间中,填表占去了很大一部分。现在高校里,善于填表成了一种能力,有的教师科研成果重复,但可以多次被不同项目资助。工作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发现了这样的怪象

 

同样的信息被多次填写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疲于填表背后,是不同部门的重复考核。针对这个问题,《指导意见》指出,实现学校管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共享考核评价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价。

 

三问科研经费:

 

● 如何走出高校科研经费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

 

2014年,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新闻曝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乱象成为社会焦点。

 

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王长华对此做了调研,他发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科研经费预算缺乏标准和有效指导,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二是预算执行缺乏灵活性,对科研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较少;三是科研经费中没有充分尊重和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现在,大量办公用品、交通费、餐饮费等支出项目就相当于科研人员的变相报酬,这实际上是人力成本补偿票据化,根子在科研人力成本补偿不足上。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胡卫建议,可以从项目直接成本中开支科研人员的报酬。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在严格管理激发活力间把握平衡的问题,王长华建议,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照项目类别分别研究制定经费预算参考标准,降低项目经费预算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改革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的配置机制,让科研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深化高校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劳动的价值体现。

 

● 如何破解科技管理行政化

 

别让教授在报销人员面前像孙子!日前,周志强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话糙理不糙,一句话,道出了科技管理行政化的有苦难言。行政管理人员本应该是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却因为一些领导式管理思想,造成了管理的比科研的高一等的现象。周志强说。

 

科技管理行政化不仅压抑创新,把科研成绩当成政绩来追求,也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有专家指出,要破解科技管理行政化,必须从改革科研管理的源头入手,这也成为下一步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