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资讯
观点资讯

认真落实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责任

发布时间: 2016-09-06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求是》2016/15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重镇,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责任,紧紧抓住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这个关键,坚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不断提升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一、加强政治引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因此,落实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责任,最根本地体现在指导思想的引领上,体现在发展方向、科学方法和价值立场的确立上,体现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服务这些根本问题的解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这一重大论断,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也为我们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根本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苦难和危机,一代代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来自西方的改良主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粉墨登场,但都以失败告终。正是在中国人民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后,我们党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中华民族才从历史的迷茫和苦难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也正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身也迎来了深刻变革,实现了繁荣发展。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思想引领,始终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源流、基本原理、理论精髓、立场方法和发展成果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推出更多有分量的成果,为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提供有力学理支撑。要把学不学、懂不懂、用不用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度量衡,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全过程,引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水平,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担负起哲学社会科学引导管理的重要责任

 

明确任务目标。当前,我们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构建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历史上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是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更为一个国家不断提高治理水平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西方的学术体系建立在他国的国情和实践之上,本质上体现着西方的价值观。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不能成为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翻版,不能削中国道路的“足”去适西方学术的“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实践、中国经验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和总结,把我们的实践创造和制度优势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升为指导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

 

强化引导管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团队建设比较薄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等等。这无疑对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导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北京是全国思想理论高地,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加快推动发展。加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充分调动思想理论界各方面力量,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努力解决好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问题,切实解决不同程度上存在的以西方话语和学术体系评价裁剪中国学术和中国实践的问题,发挥学术评价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导向和学术牵引作用,掌握学术评价的主导权,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概括,以标识性概念、基础性范畴研究为重点,组织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和重大问题研究,不断构建完善新型中国话语体系。紧跟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瞄准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前沿,加大走出去力度,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鼓励大胆探索,努力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浓厚氛围

 

创新是永恒主题。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性创新往往是社会重大变革、重大跃进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是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取得的,也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密不可分。

 

创新正当其时。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我们党正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动力、学理支撑和科学方法。

 

大力推动创新。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胆探索,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迸发创新活力,推出一批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要求的经典作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强大合力。弘扬优良学风,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对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切实形成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借“学术创新”之名,传播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四、坚持育人育才,最大限度把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落实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责任,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团结和凝聚上来。长期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衷心拥护,源于他们对我们党的宗旨和路线方针的认同,源于我们党对知识分子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中大胆使用、生活上关心爱护。能不能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能不能真正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仅事关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且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领导干部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不断提高与知识分子打交道的能力,在思想上与知识分子对话交心、相知相亲。

 

建设好人才队伍。当前,在我们党周围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哲学社会科学的宏大队伍。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呈现出人员构成复杂多元,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个体意识强化等新变化新特点,人才体系、梯队结构还不够合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对党史国情了解不深,个别知识分子不能和党同心同德、甚至离心离德等问题凸显。面对这些复杂的形势和问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与社科专家联系制度,拓展联系渠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广泛吸收社科界的意见建议,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他们为首都建设贡献才智。精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完善人才遴选、培养、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帮助理论人才开阔视野、提升素养,使之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加深对党的大政方针的了解,增进对改革建设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感知。

 

责任编辑:李 达 周昭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