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at365中国官方网站网站!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讲座回顾 | 杨国荣:人的生存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4-04-06

2024年3月30日,bat365中国官方网站特别邀请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资深专家杨国荣教授莅临公司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作了主题为“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学术报告。讲座由bat365中国官方网站经理尤洋主持,bat365中国官方网站百余位师生参加。

1.jpg

杨国荣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在”世的前提,第二部分为人生存的意义,第三部分为生命的有限性与创造活动的恒久性。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杨国荣教授便指出“活着”是人“在”世的第一个前提,具有生命形态,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生”就一直被放在重要的地位。“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谓性”等重要理论都表明了人的原初规定与生命存在的关联。接着,杨国荣教授以恩格斯所言之观点,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指出人的生存与人自身的活动特别是劳动这种社会形式无法相分。

除了劳动,他还认为人欲构成了人存在的内在动力。尽管主流的儒学对人欲持疏离的态度,但人欲的意义仍得到传统思想的关注。如戴震便说:“欲者,血气之自然,其好是懿德也,心知之自然。”作为人的原初规定,人欲与人的感性存在相关性。生存的基本前提是吃、喝等感性需要的满足,而且其形态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展开为一个过程,后者的内在机制,离不开欲望。以欲求的形式展现的需要,对人的生存过程具有着推动作用。但是杨国荣教授又指出仅仅有生存的欲望而无作用于世界的实际能力,这种欲求则只能停留于单纯的意向,唯有多样的能力化为现实力量,“足以劝”的存在欲望才能实际地推动生存过程。

4.jpg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杨国荣教授表示,人的生存不仅以人所具有的能力为条件,而且还关乎一定的品格。人的品格担保了“活着”过程的健全方向。事实上,能力本身与价值规范相联系:能力的正当应用需要价值的引导,人的内在品格,则具有价值的内涵,并实际地制约着能力的作用过程。

在解释完人之存在的原初前提后,杨国荣教授便对人生存的意义展开了论述。他认为在“活着”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并没有根本区别。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之处,在于动物始终只能以其物种限定的方式生活,人则总是追求活得更好,并且实际上能够以更好的方式活着。

在这里,杨国荣教授以本体论的视域与价值论的视域对此加以了区分。他认为从本体论上看,人实际地“活着”或“在”,无疑具有更为本源的性质:唯有当人已以某种方式实际地存在,才能进一步追问“如何在”“为何而在”与“向何而在”等问题。然而,在价值论上,对“何为人”与“为何在”及“向何在”的理解,又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为何在”的问题则将意义的追寻引入进来,在确认人生意义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存在方式。“向何在”的追问进一步突出了存在的理想形态,后者从另一层面规定了“如何在”。

2.jpg

此外,杨国荣教授还表示作为价值领域的存在形态,意义有不同内涵。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意义指向合理需要的满足。同时,意义感与价值原则的认同无法分离。在观念的层面,意义与精神之维的追求相联系。个体处于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还与幸福的向往相关联。由于人的存在展现于社会领域,因而与之相关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与人伦关系。最后,他还指出,意义的多样性往往具体表现为个体的不同趣味和取向。

接下来,杨国荣教授便对讲座的第三部分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认为更好的生活离不开人自身的多样努力,后者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广而言之,意义的生成基于人的不同作为,有意义的生活同样以人的创造为前提。唯有通过人与物的互动,外部世界才能为人的生存提供所以可能的前提;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作为社会群体的人才能形成有序的人伦结构并展开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多样活动。以上过程从不同方面推动着人走向更好的生活。

同时,杨国荣教授指出人的这种创造作用实际上展开为一个实际的“做事”过程,人的生存无法疏离人自身的做事过程。但是随之,他又表示人的创造过程又有自身的某种限度。从本源的层面看,人的个体生命总有终结之时,而非永恒存在,因而,要让人“活得”更有意义,便无法回避对人的有限性的扬弃。从总体上看,个体生命的有限,不应成为存在意义的障碍,这里的关键在于将“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和人自身的参与和创造活动联系起来,以人自身“做事”的绵延不断来担保存在意义的恒久持续。也就是说,个体生命固然有限,但生命过程的意义却可以伴随人的创造活动在实际上不断绵延。

3.jpg

杨国荣教授所作的“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主题报告精彩纷呈,富有启发性,激发了在场师生们对于自身生存及其意义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报告结束后,杨国荣教授逐一解答了在场师生们关于人之生存方向、中国哲学中的天性与人性等问题。本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听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撰稿人:蒋丽英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b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公司订阅号

公司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