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at365中国官方网站网站!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经理王廷信教授应邀来公司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14

 

913日晚,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经理、博士生导师王廷信教授应邀在哲学社会学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艺随人走,虚实相生——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创作方法》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公司梁晓萍教授主持。哲学社会学学院、音乐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等学院的部分老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听取了此次报告。


 

报告会上,王教授围绕“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创作方法”展开论述,他首先从中国传统艺术的标准、种类谈起,引出中国传统艺术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境遇,强调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价值。

 

王教授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可用“艺随人走”加以概括,其意为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素养”和“技艺”是伴随着艺人而存在的艺人生存之本体;艺人是艺术的创造者与携带者,成功的艺术作品与丰厚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技能紧密相联。艺人所在之处,就是艺术可以存活之处。就艺术素养与技能而言,前者为关键,是体;后者为必需,为用,体用结合,始为艺术之道。王教授强调,“艺随人走”因创造主体文化素养的凝结、理想一致、程序相似等原因而成为可能,但艺术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其精神旨归乃和而不同、气象万千的人生。


 

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王教授强调其虚实相生的特质。从哲学思维入手,王教授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往往精心剪裁,删繁就简,通过象征、虚拟传情,通过“虚”与“实”的有机结合,营造出一个富有张力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方法。继而王教授特别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宗旨乃情、趣二字,即“因情真而感人,因趣味而快乐”。王教授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艺术存在方式与创作方法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艺术管理、教育与非遗保护,也有利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实践。

 

报告最后,王教授总结指出:“艺随人走、虚实相生”涉及到中国古代艺术的操作层面和精神层面。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打开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大门。

 

此次报告,王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就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创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拓展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互动环节,王教授就员工提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梁晓萍教授对此讲座做了总结发言,指出王教授能够不受工具理性、知识理性的束缚,将学术研究揉进人生,以人为本探讨艺术之道;强调王教授既有深厚的西学视域,又能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不仅体现出真正学人之品质,更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

 

因飞机延误四个半小时,此次报告结束已过十一点,然会场秩序井然,师生兴味仍浓,讨论热烈,体现出专家和与会师生极好的学术素养和求学品格。最后,梁晓萍教授再次代表学院表达了对王廷信教授和与会师生的真挚感谢。

 

 

报告人简介:

王廷信,山西河津人,19629月生,文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经理、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学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戏剧史论、艺术理论,与文化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与保护工程规划项目“昆曲与民俗文化”(2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戏曲传播方式研究”(2007)、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推动江苏文艺创作高原出高峰的对策研究”(2015)等。出版《中国戏剧之发生》《昆曲与民俗文化》《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艺术海外认知研究》《谈艺论教》《艺术导论》等著作,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二十余篇。主讲的“戏曲史话”被列为首批国家视频公开精品课程(2012),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研究”(2016)等。2009年,获文化部“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称号,2016年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工程。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b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488 联系邮箱:zhexueyuan@sxu.edu.cn (晋)ICP备05000471号

公司订阅号

公司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