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4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年3月15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课题组举办“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线上系列讲座”第九场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哲学社会学学院魏屹东教授主讲,题目为“适应性表征、智能生成与可解释性”。项目首席专家江怡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费多益教授为点评嘉宾。
在讲座中,魏屹东指出,在分析哲学视域下,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是认知这枚硬币的两面。人的智能属于自然认知范畴,人工智能属于人工认知范畴。他认为,通过将适应性表征(adaptive representation)这个自然认知概念普遍化,并推广到人工智能领域,使这两种不同的智能或认知方式统一起来。由此,适应性表征可以作为意识难题的“解释鸿沟”和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的发生机制与解释构架,并据此探讨、解释人工认知与自然认知的统一认知架构、认知推理的形式表征、概念与语境模型。
2023年3月15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课题组举办
“中国分析哲学史研究线上系列讲座”第九场学术报告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蕴含的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物质的大脑如何产生了意识这种精神性或者心理性的东西?意识又如何对物理的大脑产生影响? 魏屹东指出,正是这两个问题催生了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这两个学科的形成,并推动了它们的发展,前者研究大脑的工作机理,后者模拟大脑的功能,两种系统都有智能。他认为,可以通过将适应性表征作为一种内在发生机制与解释框架去解释智能生成的问题。
关于为什么选择“适应性表征”的问题,魏屹东一直致力于解决自然的大脑与物理的智能体链接问题,受牛顿的“万有引力”统一“地上的力学”(伽利略力学)和“天上的力学”(开普勒力学)的启发,尝试用一个概念框架统一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或者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因此。魏屹东将达尔文进化论的“适应”概念(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认知科学的“表征”概念(再现、再描述)相结合,提出了“适应性表征”这个组合概念来解决自然的大脑与物理的智能体链接问题。魏屹东指出,“适应性表征”概念兼备科学和哲学的基础,这个综合概念具有整合功能和解释功能,可作为智能和认知(意识)的发生机制和解释框架。
魏屹东从哲学定义、布尔区分定义、语境定义与语义-逻辑定义四个方面对“适应性表征”概念做出说明,并提出四个特征,即普遍性、语境性、必然性和根本性。普遍性体现在适应性表征能跨越物理的、生物的、认知的系统,表明适应性表征可同时作为智能生成的内在机制和解释这种机制的概念框架;语境性体现在人生活在语境中,具有语境敏感和语境依赖,适应的语境是自然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历史,表征的语境是自然语言表达;必然性是由于人工智能(从生物认知到人工认知) 的发展;根本性体现在适应性表征作为演化系统的内在机制,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
何为智能生成的问题。魏屹东指出,智能生成问题一直是哲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面临的难题。对于这个难题,适应性表征具有强有力的解释功能。魏屹东对人工智能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人工智能的主体是指作为算法或程序的智能体,智能体由架构和程序组成。对应于人的五种理性能力(推理能力、发现能力、规划能力、理解能力与完成复杂问题的创造能力),他将人工智能主体分为逻辑主体、搜索主体、决策主体、学习主体和问题解决主体。这五种能力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的适应性表征能力。最后,他提出了类比人类智能建构的通用语境模型与通用认知架构,将这种认知系统视作适应性表征系统,并对这种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运行机制做出解释说明。
魏屹东主张将适应性表征作为一种解释框架,人工智能的一种解释或者说明方式。从哲学立场看,他将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哲学观划分为五种,即工具理性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机器功能主义、生物机器功能主义(具身人工智能)、适应性表征主义。适应性表征主义是对人工智能采取的哲学立场,主要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认为,生命、意识、心智等因素不是人工智能产生的必要条件,人工智能完全可通过操作符号来生成,而无需生命、意识和心智作为前提条件。一个有智能的实体,无论是生物的还是物理的,一定是适应性表征系统。据此,魏屹东认为,人工智能虽然没有意识,但有智能。
图为线上讲座现场
最后,魏屹东阐述了自己的四个结论。一、适应性是自组织系统的普遍特征,表征是人造系统的核心特征,适应性表征可以解释人工认知和自然认知的发生机理。二、 适应性表征可作为智能生成的发生机制和解释框架。三、人工主体是适应性主体,人工认知系统是适应性表征系统,人工智能的生成是通过适应性表征实现的。四、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实现适应性地表征,它很可能会拥有类人的智能。同时,魏屹东还提出了三个可能的质疑:第一,“适应性表征”的泛化问题。第二,适应性表征的本体论地位如何。第三,生物适应性表征如何迁移到人工智能系统?
在点评环节,费多益认为,魏屹东教授在适应性表征领域内发表成果丰硕,讲座报告内容极为丰富,横跨多个领域。试图用适应性表征统一认知科学目前已经发展出的众多研究理论与研究纲领,尝试给出一个统一范畴和概念框架。费多益谈到本次讲座对于她的启发有三方面:一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适应性表征的意义;二是,探讨了适应性表征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的含义;三是,架构了自然认知和人工认知的统一范畴。
同时,费多益向魏屹东提出了三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对于概念的中心词“表征”的怀疑:表征归根结底是一种中介,所有的智能一定要借助这种中介吗?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没有表征的智能,表征是否是必要条件?第二,表征处理的物理数据常常是映射确定客观一对一的关系,而人类处理的认知信息往往是映射随机主观一对多的关系,因而,很多时候用表征去解决问题反而会出现困扰。第三,感受质的内在特性造成了解释鸿沟,感受质内在论与知觉表征论并不兼容,从理论上讲,表征是无法解决解释鸿沟问题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魏屹东回应道,表征本身有呈现的意思,但是不仅仅是图像、语言层面上的呈现,也包括行为和属性的呈现,行为表现本身就是一种表征的呈现方式。“表征”这一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关于第二个问题,魏屹东认为,适应性表征理论中表征性与适应性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善的,二者共同使用可以弥补单纯使用表征带来的一些缺陷。关于第三个问题,魏屹东认为,使用适应性表征这一概念可以避免谈论哲学上的意识、自我、自由与意志等精神性的或者心理性的指称不明确的话题,从而消解解释鸿沟的问题。
在互动问答环节,听众踊跃提问。魏屹东对“量子解释理论与适应性表征理论的异同”“如何在物理主义的背景下来理解适应性表征?如果适应性表征不同于物理机制而又具有普遍性,这是否会引向泛心论?”“是否表征就意味着自我调整?有无反抗自我调整的表征”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认真的解答。
图为线上讲座现场
最后,江怡作总结发言,他认为,通过本次讲座,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分析传统语境下的哲学讨论是探索性的,没有定论。我们应当更多关注分析传统中呈现出的问题以及各种观点,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
本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25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听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场讲座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学术志同步直播,线下地点在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哲学社会学学院二楼报告厅。
公司订阅号
公司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