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学好用好辩证法
发布时间: 2014-09-28
浏览次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文章来源: 《求是》2014/18 作者: 杨桂华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论及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特别需要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是贯穿于这些理论之中的方法论,这对于各领域各项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用对立统一的方法把握“两难”问题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也是我们解决“两难”问题的有效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当事物处在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时,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往往不那么明显,而当事物处在激烈变动的质变阶段时,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及其特质就特别突出地表现出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一再证明这一论断的真理性。30多年前,当我们打破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时,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恰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今天,当我们在改革开放成果的基础上,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又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必须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历史表明,这是社会结构转型的核心内容,是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普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政府和市场是对立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使“两只手”厘清各自的领域和功能: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上,市场更多地调节经济,政府则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经济运行上,市场调节具体的经济活动,政府则制定游戏规则,进行宏观调控;在公平和效率上,市场更多地激活效率,政府更多地关注公平,等等。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不同作用和辩证关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面对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两难选题。有的国家片面强调公平,实施“高福利”政策,影响了效率;有的国家片面强调效率,任由差距拉大,导致了社会动荡。我们目前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的地方、阶层,不同的领域、方面,有着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追求。无视利益的差异,压抑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就不能激发社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相反,一味地任由差异拉大,只强调效率,忽视公平的机会和过程,导致不公平的环境,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社会的动荡,最终也会影响效率。面对这样的两难选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不同的需求,要分析出哪些是“求同”的,哪些是可以“存异”的,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最大限度地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以市场提供效率,以政府保证公平,以总体受益为原则,使大多数人成为改革成果的受益者,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值,实现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也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两难选项。相当多的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人和环境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有的国家特别是一些自然环境优越的国家,发展绿色工业,缩小产业链,选定产业点,如文化、旅游、贸易等,保住了“绿水青山”。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有的地区一度盲目追求GDP,片面发展,在获得“金山银山”的同时,失去了绿水青山。面对这“两座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它们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是辩证统一的。在实践中,这“两座山”之间的关系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按照这样的辩证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会加快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各项任务,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人民健康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用发展的观点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一个重点课题。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展示我们的立场、观点和目标,一直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分析国际共运,把握党史国史,澄清了一些重大思想理论是非问题,理直气壮地向世界说明了中国自己选择道路的合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说,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都要看。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大历史的高度,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精辟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揭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依据、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真实表达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500年,如何看待我们党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始终是我们党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梳理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发展的六个阶段,阐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从列宁领导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到斯大林苏联模式形成、最终走向僵化和解体的过程;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到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的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通过这些论述,说明社会主义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索过程,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思想到行动、由革命到建设、由学习到创新的前进性,也展示了它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理解这个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有助于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我们的理想信念,都不会动摇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
改革开放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关系,成为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证明,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观的高度,把前后30年称为“独立探索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两个阶段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并没有因为探索阶段的错误和挫折而否认其探索的价值。相反,正是因为它的积极成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而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整体性,说明我们是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无可辩驳的伟大成果,回答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历史性课题。这说明,继承不是照抄“本本”、照搬“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既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逻辑,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三、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系统性改革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相互联系的事物,依据一定的条件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是要认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就是要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运用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特别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把握改革的系统性,首先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这个最根本问题。他多次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有的人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向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这是偷换概念,曲解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苏联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的方向性是多么重要、多么正确。
把握好改革的系统性,不仅需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也需要战术上的合理性。在这个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论断,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关于推进改革的主体,提出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关于推动改革的方法,提出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关于制定改革政策,提出要注意不同层面政策的性质,宏观政策要稳定,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关于机构改革,提出要处理好大和小、收和放、政府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关于对改革创新效果的评价,提出要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渐进与突破相促进,等等。这些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改革的整体性和辩证性,使我们党对于改革的指导建立在牢固的唯物辩证法基石之上。
(作者:天津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