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怎样培养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发布时间: 2014-06-23 浏览次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来源:《求是》2014/11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今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发表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青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全面系统、思想深刻、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深刻阐明了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时代,是激情满怀、富有朝气的时代,是放飞理想、人生出彩的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当今时代,中国青年应该牢固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如何让理想信念在心中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坚定理想信念,不能空喊口号,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如何结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激发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动员广大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建功立业。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青年为什么要树立理想、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树立理想的重大问题。
 
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要着力让理想信念在青年心中扎根,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头脑,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凝聚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广泛思想共识,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正确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支柱。要着力在实践中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培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方向,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满腔报国之志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工作业绩,把积极奉献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二、从勤奋学习做起,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青年要“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既要专攻博览,也要关注社会;既要善于向书本学习,也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增长“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和目的,阐释了勤奋学习对于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引导青年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钻研业务,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要着力让学习成为青年成长进步的阶梯,教育青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刻苦学习,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要引导青年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引导青年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青年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引导青年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三、从培养创新精神做起,引导青年勇于创新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创新方面,谁动作快,谁就会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青年要充分发挥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特点,把创新创造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着力在提高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上下功夫,在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要培养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锐气,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培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意志,为了创新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培养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创新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要脚踏祖国大地,胸怀人民期盼,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力争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有所建树,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些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的深谋远虑,指明了青年创新的方向。
 
引导青年勇于创新创造,要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更加重视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搭建创新平台,积极打造创新载体,组织青年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创新活动,挖掘青年创新潜能,激发青年创新活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链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为青年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更大的空间。
 
四、从培育优良作风做起,引导青年矢志艰苦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难以担当重任。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继续赶考”,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不怕困难、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艰苦奋斗的时代意义,明确提出了青年艰苦奋斗的根本要求。
 
引导青年矢志艰苦奋斗,要着力教育青年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政治本色来坚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守牢作风底线、守好精神家园,把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做到永远奋斗、永不褪色;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价值来追求,时刻绷紧艰苦奋斗这根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不为名利所扰、不为诱惑所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勤俭办一切事情;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来践行,自觉做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用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从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做起,引导青年锤炼高尚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这些重要论述,在社会上耸立了一座道德标杆,为青年立德做人指明了途径。
 
引导青年锤炼高尚品格,要着力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做到慎始、慎独、慎微,守得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要着力引导青年形成自觉的道德养成,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觉培养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要着力引导青年参加积极的道德实践,大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活动,大力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大力开展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教育,把追求真、善、美作为人生目标,以自己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践行理想、创造价值,实现高尚人生目标和创造有价值人生的有机统一。
 
(执笔:张 陈建华,南昌大学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蔡春玲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