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防止“形式”折腾“内容”

发布时间: 2013-09-07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求是》  作者:何冠军

 

 

工作生活中,常遇到形式折腾内容的现象。比如,在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有的地方规定每周集中学习几天,每人写几篇读书心得,学习内容统一设定,不考虑不同岗位具体工作需要。集中学习考勤点名,人虽到了,但却缺席;读书心得连篇累牍,但都出自网络写手,无任何自得之言。学习在这里被折腾得变了形,成了人们不愿接近的怪物。再比如,维护社会稳定,在一些地方演变成全力确保零上访这个唯一的形式,而对突出问题不当回事,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严重消解政府公信力,难以打牢社会稳定的基石。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形式。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也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形式最终要适应内容,要服从、服务于内容。干工作、做事情,如果只图形式好看,把生动具体的内容僵化为一成不变的形式,或只在形式上耍花样,让形式肆意折腾内容,势必沦为形式主义,就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难有成效。

为什么会出现形式折腾内容的现象呢?因为内容是变化不停的,把握它需要下一番硬功夫;而形式则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固的,容易抓住,取得表面成效。写文章要达到材料翔实、观点新颖不易,但八股形式却易套用,完全可闭门造车,省却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的劳苦和学习思考、总结概括的麻烦。学者金克木曾引用《二郎庙记》,形象说明八股文风特点: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庙有树一株。人皆曰树在庙前,余独谓庙在树后。是为记。这样的文章形式唬人,通篇废话,但写起来轻松,讲出去没错,怎能不令懒汉们爱不释手呢?只可惜,对这样的文章和讲话,群众深恶痛绝,躲避唯恐不及,又怎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形式除了容易掌握外,还有一个特点:总是浮在表面,容易被外界看到。这正迎合了当代人追求速成、喜爱攀比的心理,使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做出只顾形式、抛弃内容的蠢事。婚姻幸福的内容本是两颗心灵相互吸引、爱慕,但在一些人眼里却变成了婚礼租了多少辆豪华婚车,买了多大的钻戒,在什么样的宾馆举办,等等。一个农民在一张年画上拍下的纸老虎,堂而皇之地上了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当事者完全脱离了这些内容本身发展的情况和所处条件,主观臆断地把纸老虎这个虚假的形式看成是生态良好的标志,演出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其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

人生要幸福,事业要进步,就要时刻正确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防止被形式所迷惑,防止形式折腾内容的现象。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首 页| 关于bat365| 团队队伍| 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党群工作| 规章制度| 学术资源| 团学工作| 哲学云数据1|